雙白矮星系統是星系中重要的引力波源。記者10月23日獲悉,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人員近日研究了雙氧氖白矮星并合后的演化,發現這類天體的演化結局與并合后產生的內部氧氖火焰的傳播狀態密切相關。相關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雙星系統是兩顆繞著公共質心轉動的恒星。處于雙星系統中的兩顆白矮星,會通過引力波輻射損失角動量從而最終發生并合。雙白矮星系統不僅是星系中重要的引力波源,大質量的雙白矮星系統還與Ia型超新星、電子俘獲型超新星、毫秒脈沖星等重要天體密切相關,因此研究雙白矮星并合具有重要意義。但此前,對于雙氧氖白矮星并合后的演化結局尚不明確。
為此,云南天文臺助理研究員吳程遠、研究員王博及其合作者一道,構建了相關恒星演化模型并研究了其演化過程。研究人員發現,這類雙白矮星并合后會迅速觸發氧氖點燃,并形成向內傳播的火焰。演化過程中,并合天體會逐漸朝著巨星支膨脹,從而演化為巨星,隨后其演化結局與并合天體內部火焰的傳播狀態密切相關。當對流邊界混合過程不影響火焰時,火焰會在20年內傳播至其中心,并最終形成鐵核塌縮型超新星。而當混合過程能夠阻止火焰傳播時,并合天體會最終形成電子俘獲型超新星。
研究人員還發現,由于并合天體的演化十分迅速,星風物質損失過程與天體的自轉對其演化過程影響不大。這一研究成果,加深了人們對超錢德拉塞卡質量雙氧氖白矮星并合及演化過程的認識。
【糾錯】 【責任編輯:滿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