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文化“火種”,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喚醒傳統文化,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深化移風易俗,涵育鄉村文明新風尚……近年來,江西九江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以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典范、豐富文化生活為抓手,全力推進文明村鎮創建,以鄉風文明之魂筑鄉村振興之基。
文化火種激發新活力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文化興,鄉村興。
“小小的村史館,記錄了前進村的發展變遷史,留住了鄉愁鄉情、活化了鄉村記憶?!本沤绣ハ獏^前進村村民羅洪江說道。
前進村位于九江市東郊,被譽為“贛北第一村”,曾有過光輝的歷史,是改革的先行者。為守護文化根脈、留住記憶鄉愁,前進村建設了村史館,通過老物件、老照片、老故事,讓群眾了解小村的歷史變遷。
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火種”,在九江的鄉村,星羅棋布的大小村史館記錄著生生不息的歲稔年豐,跨越時空讓文化“火種”深深扎根、代代相傳。
近年來,九江各地鄉村將建好村史館作為文化陣地建設的重頭戲,通過充分挖掘各地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特色資源,建設鄉賢館、村史館、民俗文化展示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鑄牢文化之魂。柴桑區岷山鄉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建立鄉村紅色教育基地;潯陽區各村鎮舉辦“農”味十足的鄉村籃球賽,激發鄉風文明新活力……
“‘離開牌桌到球場,不打麻將打籃球’已經成為村民生活方式轉變的真實寫照?!睗£枀^白水湖街道三里村黨支部書記曹劍表示,鄉村籃球賽不只是鄉村體育賽事,更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守護了鄉村人間煙火,傳遞了鄉村文明溫度,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動能。
如何走出符合各地實際的鄉村文化振興新路?九江市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扎實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教育,共選樹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典型380個,用有形的正能量、鮮活的價值觀引領人們向善向上向美。
傳統文化煥發新光彩
讓非遺資源轉化為課程內容,非遺正以新的文化生產方式,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近日,在共青城市蘇家垱大橋村小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河戲傳承人陶桂水帶著一群孩子,裝扮著全套行頭,唱起西河戲《大美共青》。
西河戲又稱“彈腔戲”,是流行于贛北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鄉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共青城市探索將西河戲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將惠民政策、優秀家風等編進戲曲,搬上舞臺;同時,開設“西河戲”非遺傳承小課堂,將鄉風文明唱進群眾心里。
“鄉村舞臺雖小,但卻能傳遞文明大能量?!碧展鹚硎?,改編后的西河戲,不僅貼近生活,而且通俗易懂。
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既需要代代守護、薪火相傳,又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依托,九江統籌整合各類陣地、資源,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讓傳統文化“老樹”發“新芽”。
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區賽城湖街道塔水橋村,吃過晚飯的人們很快聚集到村文藝劇場。舞臺上,帶著泥土味的九江山歌贏得觀眾陣陣掌聲?!皠∧烤o貼農村百姓生活,為村民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彼畼虼妩h支部書記程衛民說。
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九江各地鄉村的軟實力不斷提升,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移風易俗成為新風尚
“一說婚事要新辦,清新簡約又浪漫;高價彩禮情意淡,不要彩禮長相伴……”近日,一首《武寧移風易俗歌》在當地廣為傳唱。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不良陳規陋習,武寧縣成立農村婚嫁彩禮專項治理工作專班;同時,積極開展“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等系列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婚事新辦倡議書》、舉辦“不要彩禮要幸?!奔w婚禮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盎槭滦罗k、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文明新風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武寧縣的做法只是九江市深化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
據悉,九江市啟動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三年專項行動,聚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問題,建強紅白理事會,全市2259個村委會通過村民表決方式修訂了村規民約。
移風易俗出實招,文明新風潤人心。近日,在廬山西海易家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一場“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文明實踐活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在廬山市海會鎮長嶺村“積分超市”貨架上,衛生紙、洗衣粉等日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這些物品并未標注價格,只有相應的兌換積分值?!斑@個月通過打掃村社衛生、參加志愿活動,我攢了20個積分,今天想兌個暖水壺?!贝迕耜惢鸾鹫f道。
九江各地通過探索運用積分管理制度,讓文明有“分值”,有價值,為移風易俗增添了持續動力。
如今,紅白喜事不講究排場了,群眾“人情擔子”輕了,陳規陋習現象也少了……一縷縷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滋養著九江大地,浸潤了群眾心田。(記者孫廣見)